官舍小亭闲望
白居易〔唐代〕
风竹散清韵,烟槐凝绿姿。
日高人吏去,闲坐在茅茨。
葛衣御时暑,蔬饭疗朝饥。
持此聊自足,心力少营为。
亭上独吟罢,眼前无事时。
数峰太白雪,一卷陶潜诗。
人心各自是,我是良在兹。
回谢争名客,甘从君所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风吹动着竹叶送来缕缕清幽的竹香,袅袅炊烟笼罩着槐树凝聚成翠绿的姿影。
太阳升高了,闲人和官吏都离开了(官舍小亭),我悠闲地坐在茅草亭上(官舍小亭)。
穿上葛衣来抵御酷暑热,用蔬食饭菜来填饱早晨饥饿的肚子。
以此来满足自己,心力憔悴不想再去经营朝廷之中的事情了。
我独自在亭中吟唱,眼前没有什么事情。
远望太白山上覆盖着许多雪白的雪,手持一卷陶渊明的诗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而我追求的生活就是现在这样的。
谢绝那些追名逐利的人,我甘心被他们嘲笑。
注释
吏:旧时泛指官吏。
简析
《官舍小亭闲望》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自然景物与田园生活为背景,写出诗人超脱世俗、自足简朴的生活状态。诗中通过风竹、烟槐、茅茨、葛衣、蔬饭等元素,营造出静谧清新的氛围。诗人手持诗书,享受内心宁静与自由,表达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和对世俗名利场的切割。全诗语言朴实,淡而有味,展现出田园牧歌式的宁静淡泊之美。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989篇诗文 1874条名句
哀江头
杜甫〔唐代〕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一笑 一作:一箭)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崇义里滞雨
李贺〔唐代〕
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夕阳楼
李商隐〔唐代〕
在荥阳,是所知今遂宁萧侍郎牧荥阳日作矣。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