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叶歌三首·其二
王献之〔魏晋〕
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
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桃叶啊连着桃叶,桃叶连着桃根(暗指姐妹相依)。
互相怜爱本是两心欢悦的乐事,为何独让我一人情意恳切?
注释
相怜:相互怜爱;怜惜。
简析
此诗以桃叶连桃根起兴,诉情人间本应两心相怜为乐,却独我一片殷勤、对方冷淡的无奈与怅惘。诗中借桃叶桃根相依喻亲密关系,直陈感情中一方主动、一方疏冷的失衡,语言如民歌般质朴,寥寥数句尽现爱而不得的幽怨与怅然。
王献之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书圣”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王献之少负盛名,才华过人。他先后娶郗道茂及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为妻。太元十一年(386年),王献之病逝,年仅四十三岁 。隆安元年(397年),追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号“宪”。王献之自幼随父练习书法,以行书及草书闻名,但是在楷书和隶书上亦有深厚功底。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并有“小圣”之称。还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称“书中四贤”。张怀瓘在《书估》中评其书法为第一等。王献之亦善画,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目其画为“中品下”。 3篇诗文 2条名句
秋胡行
曹丕〔魏晋〕
泛泛渌池,中有浮萍。
寄身流波,随风靡倾。
芙蓉含芳,菡萏垂荣。
朝采其实,夕佩其英。
采之遗谁?所思在庭。
双鱼比目,鸳鸯交颈。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嘲友人诗
李充〔魏晋〕
同好齐欢爱,缠绵一何深。
子既识我情,我亦知子心。
嬿婉历年岁,和乐如瑟琴。
良辰不我俱,中阔似商参。
尔隔北山阳,我分南川阴。
嘉会罔克从,积思安可任。
目想妍丽姿,耳存清媚音。
修昼兴永念,遥夜独悲吟。
逝将寻行役,言别涕沾襟。
愿尔降玉趾,一顾重千金。
胶柱鼓瑟
《笑林》〔魏晋〕
齐人就赵人学瑟,因之先调,胶柱而归,三年不成一曲。齐人怪之,有从赵来者,问其意,方知向人之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