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古八变歌

佚名 佚名〔两汉〕

北风初秋至,吹我章华台。
浮云林暮色,似从崦嵫来。
枯桑鸣中林,络纬响空阶。
翩翩飞蓬征,怆怆游子怀。
故乡不可见,长望始此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初秋时节刚至便刮起了北风,吹到了我所在的章华台。
日暮时分高天上浮云流走,仿佛从那西极崦嵫山吹来。
树林中的枯桑叶飒飒作响,络纬在那空旷的台阶上鸣叫。
飞蓬草在风中飘飘扬扬,让游子触景伤怀怆然而悲。
遥远的故乡已经看不见了,眺望未果只能悲怅地返回。

注释
八变:其义不详,以“八变歌”为题的乐府歌诗,独此孤篇存世,余概莫传。
章华台:春秋时期楚国所筑的台名,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根据《左传·昭公七年》记载,章华台原是春秋年间楚君灵王建造的一座著名离宫,构筑极其宏丽壮观。郦道元《水经·沔水注》称“台高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诗作者及写作年代均已难确考。旧时选家如明王世贞的《古诗选》、清沈德潜的《古诗源》认为作于汉代。今人逯钦立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也认为作于汉代,并归入“乐府古辞”类。因历来乐府诸书未收此诗,故逯钦立又云“此诗可疑”。

参考资料:完善

1、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13-114

赏析

  此诗抒写游子怀乡之情。

  “北风初秋至,吹我章华台”两句,分别点出时令、地点,写了北风袭来,秋意萧瑟,滞留在楚地的诗人于黄昏时登台望乡,从向晚的北风中领略到阵阵清寒。起首以“北风初秋至”一句提领全篇。次句提到的“章华台”在楚地,表明诗人其时正滞留楚地。

  夏末秋初,日常气温仍很闷热,季节变化不甚分明。只有到白昼将尽,暑气稍退,晚风中才透出秋意。大凡他乡游子,对于节候的变易十分敏感,尤其冬春与夏秋之交,其间风物变异虽微,却格外令人关情,如唐人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云:“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诗人以高台秋风起兴,发为咏唱,言外隐然有“归欤”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古八变歌》是一首五言乐府诗。此诗抒写游子怀乡之情,大体上可分三节:开头两句为第一节,点出时令、地点,提领全篇;中间四句为第二节,承接首句叙写秋景,并抒发高台览物之情,表现出清秋的凄凉与衰飒的气氛;最后四句为第三节,由叙景转为抒怀,遥承前文的登台远眺,提明篇旨。全诗通篇笔意融贯,浑成一体,描绘自然风物带有某种喻示性,且写景在诗中占有显著的篇幅和地位,意味着文学创作已开始出现把自然景物作为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描写对象的趋向。

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6734篇诗文  8605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车水马龙

《东观汉记》〔两汉〕

  吾前过濯龙门,见外家问起居,车如流水马如龙,亦不谴怒,但绝其岁用,冀以嘿止欢耳。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苦寒行

曹操 曹操〔两汉〕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使 一作:令)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平陵东

佚名 佚名〔两汉〕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刦义公。(刦 同:劫)
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