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郎诗
卓文君(存疑)〔两汉〕
一朝别后,二地相悬。
只说是三心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思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杆。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心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从我们分别,两个人的心思差别可真大啊。
当时只说三四个月后就相见,谁能想到如今已五六年。
没有心情弹七弦古琴,也不想去寄书信。
精致的连环玉断裂了,我在长亭里等你等得望眼欲穿。
即使我有一百个心思在想你,有一千个挂念系在你身上,也只是无可奈何地责怪你。
内心有万语千言说都说不完,可你不在身边我百无聊赖,徒劳地倚遍栏杆。
在重阳节登高时看到孤零的大雁,在中秋时月亮圆满我们却没有团圆。
七月半的时候我持烛烧香问苍天,
六月的伏天那么热,人们都在摇扇子,可我的心却是寒冷的。
五月石榴花开
争议
“万语千言说不完……”此段疑非卓文君所作,因为纵观文学历史,“聊赖”这一说法是在其身后三百多年(汉·蔡琰《悲愤》诗:“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百无聊赖”,即典出于此)才开始出现并盛行的用语,且世值当时西汉景帝年间,佛法尚未流传入中原,所以转世的概念应当还未形成后世那种普罗大众化的约定俗成——另外,根据历史学家王立群的观点,数字诗应该是宋末以后出现的,因为那是元曲风格
创作背景
当司马相如他在事业上略显锋芒,终于被举荐做官后,久居京城,赏尽风尘美女,加上官场得意,竟然产生了弃妻纳妾之意。终于某日,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一说司马相如原信为七律:一二三四五六七,临邛县城认不得。七八九十百千万,吾心对尔早已矣。)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岂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她心凉如水,回了这封《怨郎诗》。
简析
《怨郎诗》是一首充满哀怨与思念的诗歌,以其独特的数字结构、季节变换以及情真意切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情人的无尽等待与思念。全诗中数字与季节的交融、情感与景致的相互映衬都使得此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四愁诗
张衡〔两汉〕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
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
侧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赠我琴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
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怏。
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
侧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雰雰 一作:纷纷)
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度关山
曹操〔两汉〕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
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青衣赋
蔡邕〔两汉〕
金生砂砾,珠出蚌泥。叹兹窈窕,产于卑微。盼倩淑丽,皓齿蛾眉。玄发光润,领如螬蛴。纵横接发,叶如低葵。修长冉冉,硕人其颀。绮袖丹裳,蹑蹈丝扉。盘跚蹴蹀,坐起昂低。和畅善笑,动扬朱唇。都冶武媚,卓砾多姿。精慧小心,趋事若飞。中馈裁割,莫能双追。关雎之洁,不陷邪非。察其所履,世之鲜希。宜作夫人,为众女师。伊何尔命,在此贱微!
代无樊姬,楚庄晋妃。感昔郑季,平阳是私。故因锡国,历尔邦畿。虽得嬿婉,舒写情怀。寒雪翩翩,充庭盈阶。兼裳累镇,展转倒颓。昒昕将曙,鸡鸣相催。饬驾趣严,将舍尔乖。蒙冒蒙冒,思不可排。停停沟侧,噭噭青衣。我思远逝,尔思来追。明月昭昭,当我户扉。条风狎猎,吹予床帷。河上逍遥,徙倚庭阶。南瞻井柳,仰察斗机。非彼牛女,隔于河维。思尔念尔,惄焉且饥。